冬天的暴雨,假期的闭门不出,最适合看电影了。因为过于沉迷,影响到了作息,感觉需要控制一下,所以告诉自己,每看电影必须写影评,读书写书评,寥寥数字也好,一方面作为记录,以后再看时有不同的想法做个比较想必有趣,另一方面也是设个门槛,也许能稍微控制一下频率。希望不只是电影,还有书,讲座,或者什么有意思的事,也能顺带记录,就当是自己的reflection 了。因为这么巧也正好是2018年的最后一周,顺便也当小结。这一年,虽然发生了很多事,回想起来,也没什么值得说的。非说不可的话,更加理解了生活的真相吧,理解,但无法安然接受,是这样,那也许就是没有真的理解了,这样说起来,更加无话可说了。如同本周最喜欢的电影金羊毛。


1. A beautiful Mind

豆瓣显示我在2013年看过这部电影,依稀记得甚至写过影评,却已无从寻觅。似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关注和喜欢关于精神分析的电影。这次再看,是因为无意中看到一篇影评讲John Nash 是史上记录的第一个靠意识战胜精神分裂的第一人。想看一下,他是怎样做到的,怎么样能获得这种精神力量。怎样做到的,天才的头脑和无限宽容的家人,大概是这样。有一个片段是John 的同事问她的妻子Alicia生活近况,Alicia 讲她如何幻象自己深爱着他,于是他也变得深爱着她。然后那个同事说,I think John is a very lucky man. Alicia 说 So unlucky. 不知道该怎么翻译,但是看到这里五味陈杂。其实每个人一生的选择,都是当局者迷的纠结。后来去翻了Wiki,John 的妻子并不是电影中所说的那样一直陪伴着他,很久以前就已经要求离婚,直至电影播出之后两人才复婚。看电影时候,因为知道他有幻觉,但是已记不清具体剧情,所以当 Alicia 出现的时候我一直提心吊胆:这是不是他的幻觉,如果是的话,等他醒来的时候该如何活下去。幸好不是,a very lucky man. 想到几年前看的时候,因为影片对博弈论产生兴趣,还学过一段时间,如今已经只记得囚徒困境了。


2. Darkest Time

看完之后查了历史才知道,丘吉尔曾在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不只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演说家,作家,甚至是半个画家。很难想象人的一生可以这样丰富。看似享乐主义者的他,常常被拿来和希特勒的禁欲做对比,却半生都受抑郁症困扰。

来说电影,怎么也想不到扮演丘吉尔的这位竟然是 Gary Oldman, Leon 里那个精瘦邪恶的警察。电影从他在乱局中被推上首相的位置开始说起,到敦刻尔克行动之前结束。着笔于这个名震一时的人“普通”的那一面。我几乎要相信他不过是个普通人了,接受任命时的兴奋,面对是战是和的犹豫,反复和自我怀疑,请求美国总统帮助的不知所措,演讲之前的语无伦次,发现自己的决策葬送了四千条人命时的绝望和放弃,被民众触动时控制不住的眼泪。国王跟他说他让人觉得害怕,他解释自己情绪的反复有遗传的因素。和平时期,看战时的决策和行动,有时觉得轻率到不可思议,有时又觉得简直神机妙算。其实是因为我们站在历史的未来,从当时来看,这两类决策一样疯狂。是为了几乎不可能的胜利背水一战,还是放弃以止损,人们歌颂的几乎永远是前者。影片最后的演讲,让我想起Braveheart 里,William在马背上那翻鼓舞人心的演讲 :

Aye, fight and you may die. Run and you’ll live — at least a while. And, dying in your beds many years from now,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trade all the days from this day to that for one chance, just one chance, to come back here and tell our enemies that they may take our lives, but they’ll never take our freedom!?! Alba gu bràth!

我几乎已经不记得Braveheart 的剧情,但这番话将我一秒钟带回到那个战场,想即刻提刀上马战死沙场。相比起来,丘吉尔这番演讲倒没有让我这样共情,可能是因为忍不住进行中英字幕互译,有点出戏了。看完这个片子很想看敦刻尔克。


3. 燃烧

影片改编自村上春树的小说《烧仓房》,因为写的时候已经距离看时过去几日了,感觉不再那么强烈。没有看过原著,加入reading list。非常喜欢非洲的little hunger与great hunger 的故事。钟秀对惠美的感情,可谓是看不见的boil,与其说是无法自制的感情,我更觉得像是平淡(甚至绝望)生活里的一抹希望。里面有一个谜一样的角色Ben, 无法理解却被深深吸引,在剧里,他不曾有过一丝情绪波动,温文尔雅,时而疲惫。在某种程度上,Ben 似乎是那个great hunger 的代表,如果你拥有一切,如果你无所畏惧,你会干什么,你会想什么,Ben 是一个不再追求爱情的盖茨比。烧仓房是他的真实行为还是对杀害女性的隐喻无从得知,不过于他而言,也许两者并无区别,只有毁灭,才能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存在。看影片的那天,几乎处于本周情绪谷底,产生了很强的代入感。想像惠美一样和夕阳一同消失,和钟秀一样豁出去直面人生,也想像Ben 一样,一切 let it go。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得心酸,绝望,和顽强。


4. 无双

看它单纯是因为喜欢名字,叫无双的电影,无论是谁演的我都会看几眼吧,何况是周润发。既是因为名字而关注,就格外关注名字,无双这个词,在影片里似乎无处不在,却很难拎出来单独解释。最意外的部分大概是影片的最后周润发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的说自己是接李问回来的那个司机。路人而已。路人身份下的发哥也果然看起来很路人,脸上的皱纹,不整齐的衣服,有些落魄的举止。“记住,你和世界上的所有人一样,都不是主角,只是个观众“。每个人似乎都是可以被替代的,又都不可替代。说到底,无双这个词本身就带着或者自傲或者自嘲的悲剧色彩。而电影里的两个角色,画家和李问,便是一个自傲一个自卑的化身,而且实际上是同一个人的两个分身。生命里我们刻意选择的无常,和命运赐给我们的无常,不知道哪个更多。有意思的是这个片子英文名叫做 Project Gutenberg,古登堡计划,最广为人知的古登堡计划是那个开源数字图书馆,名字是为了纪念活字印刷术的推广者古登堡。这个名字我想有点双关,复制美金是个计划,这场逃脱也是通过复制来完成的。不过当然,它在我心里远不及无间道。


5. Black Mirror: Bandersnatch

确实形式大于内容了。虽然可以选择结局,但很多选择无关痛痒,因为最后会被逼着回到那个应该有的结局。也许初衷是让观众感觉自己是做决定的人,实际上反而让人觉得not in control。这大概也正好契合了电影的主题。因为选择的中断,和选错之后反复的剧情,导致内容有点碎片,容易出戏。期间让我想起了 蝴蝶效应,月光宝盒,楚门的世界,西部世界,盗梦空间,大概是这样的感觉。


6. 大象席地而坐

这个片子真的是让人绝望得狠,把我努力自律得来的平稳情绪弄得乱七八糟。毫不怀疑,生活是绝望的,影片的最后,爷爷讲,你能去任何地方,到了就发现,没什么不一样的。这个意思,妈妈在和王玲吵架的时候也讲到了,新的地方有新的地方的痛苦。这让我想起王小波讲,改变只不过是从一个笼子到另一个笼子,但我享受的是那换笼子的一瞬间。每个人似乎都生活在痛苦里,看的时候,替每个人不值得,坦白说,我是在很久之后才略微相信的,并且不断怀疑。似乎我觉得痛苦的时候,分明身边的人都看起来满足幸福。换笼子这件事,也是自己换了很多笼子之后才知道的,最幸福的时刻,是那个心向往之,却没有到达的时候,铆足了劲要翻越山丘的时刻。尽管有温情时刻,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韦布在准备去满洲里之前,对王玲说,跟我走吗。我永远会被这句话感动,不分上下文。尽管有温情时刻,每个人都爆发了,绝望中爆发,看他们爆发的时刻,我就像看着同学用砖块砸死一只猫的教导主任一样,感觉痛快。因为太累了,自己不敢爆发,看别人爆发也是好的,反正后果不用我承担是不是。看到一篇影评讲,原著的结局,于成见到了大象,不仅见到了,在他与大象惺惺相惜的时候还被大象踩在了脚下。这就对了,出路是没有的。


7. Positive Psychology

是Tal 教授在 Harvard 讲的课,中译《哈佛幸福课》,因为这个名字的关系,无视了它很多年,幸福怎么是可以教出来的呢,江湖骗子罢了。目前看了一半,整体感想是,虽然是鸡汤,但是有心理学做佐料,必须是强效鸡汤。里面提到一些很有意思的理论,比如说,每个人的幸福程度都是一条大体平稳的线,起点由基因和成长环境决定,无论是中百万大奖还是生离死别,不过都是曲线里的一个小波折,会很快恢复平稳。那么如果有一个人,生来幸福曲线就比别人低很多怎么办呢,that’s the question. Tal 教授认为,这是可以改变的,神经元的传递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改变,如何改变,就是接下去我还没有看到的部分,前面的部分,他在讲,为什么这是可以改变的。这碗鸡汤,每次看的时候都觉得世界真美好,看完大概两个小时就会烟消云散了。其实看的同时,就好像看社会心理学时一样,会有一个疑问,如同设计是不是科学,心理学到底是不是科学?在我看来,很多心理学理论都是由实验总结来,并且有很多实验不可再现,不断总结,新实验,再总结,对实验的设计和interpretation 也有很多解法,实在感觉不能算严谨。不过无论如何,这都是黑暗里的一盏灯。